根據(jù)2011年底的統(tǒng)計,F(xiàn)acebook公司的全球用戶數(shù)量已經達到了8.45億,其中一半是經常性用戶,40%通過移動設備上網。目前,F(xiàn)acebook正在加緊上市,首次公開發(fā)行后資本市值預計達到1000億美元,一個移動互聯(lián)網時代的新王者就要誕生了。
溫故而知新。要想知道Facebook的未來,最好重溫它的歷史。和IT產業(yè)史上任何一個壟斷者的誕生一樣,F(xiàn)acebook壟斷地位并非因為它是最早的,而是因為它是最好的。
Facebook之前的社交網站
最早的社交網絡可以追溯到電子公告板,網友們建立自己的網名并互發(fā)帖子。具有相似想法的網友在網上建立了各種各樣的“群”,于是不同風格的社交網站興盛起來。1994年,“雅虎地球村”創(chuàng)立,用戶從此可以建立自己的網頁,通過照片和文字展示自我。Match.com是第一家婚戀網站,創(chuàng)辦于1995年。1999年,博客網站Xanga和Blogger相繼創(chuàng)立。
2002年,網景公司的程序員艾布拉姆斯創(chuàng)立了更加成功的Friendster網站。Friendster將每個孤立的網頁都變成了具有自己朋友圈子的子網絡,通過你的朋友、朋友的朋友這種交織關系,一個多層次的社交網絡就形成了。該網站在2003年正式面向公眾開放時,一下子就爆滿了,當年的用戶就高達150萬,這些用戶很少離線24小時。
其實,在Friendster之前,也曾有過類似網站,但商業(yè)上并不成功。比如1996年創(chuàng)辦的SixDegrees.com也曾風靡一時,但當時數(shù)碼相機技術還不成熟,很難上傳和更新自己的照片,加上網速慢,慢慢失去了網友的支持,最后被迫倒閉。
Friendster的創(chuàng)立時機恰到好處,這時有兩項技術已經成熟:數(shù)碼相機技術和實時通訊技術。第一,數(shù)碼相機已經進入千家萬戶。上傳照片變成十分簡單的事,網友們爭相表現(xiàn)自己的社交生活,攀比朋友的數(shù)量和爭取最多的朋友留言一時成為風尚;第二,多點同步傳輸技術,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聊天室,在聊天室的屏幕上,多個朋友可以聚集在一起共同發(fā)布和接受信息。這樣,就突破了電子郵件點對點的局限,變成了多對多。在上述技術的推動下,社交網站重新活躍起來,所有沉寂的網頁似乎一夜之間被激活起來,無數(shù)網友在社交動機的驅動下,一下子由被動變主動,由消極便積極,網頁更新速度和彼此的傳播速度突然爆發(fā)性增長。
德沃爾夫和安德森從Friendster的成功中獲得了啟發(fā),于2003年8月15日創(chuàng)立了后來領先的MySpace。MySpace的成功在技術上歸因兩個因素:第一,寬帶技術的發(fā)展。短短一年的時間里,美國家庭寬帶用戶已經由15%上升到25%,這時,上傳一張2M大小的照片由原來的兩三分鐘縮短到只有幾秒鐘,分享圖片和音樂一下子容易起來,一時成為時尚;第二,WEB2.0革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