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理好“德”與“才”的關系。一個人的道德素質并不是先天就有的,要靠自我修養(yǎng)和井部督促教育相結合而生成。在開展繼續(xù)教育工作中,要從素質教育入手,注重職業(yè)道德教育與會計業(yè)務技能學習 齊頭并進,相互結合。“德”是會計人員搞好會計工作的根本,“才”是會計人員搞好會計工作的重要條件,二者缺一不可,只重才而不重德、或只重德而不重才都是不正確的。為此.要把育才與育德緊密地結合起來,滲透到會計教育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中去,培養(yǎng)德才兼?zhèn)涞臅嬋藛T。
處理好“正”與“反”的關系。在開展會計人員職業(yè)道德教育過程中,必須堅持剖析反面典型與宣傳正面典型并重。運用反面典型進行直觀、形象,具體的警示教育,可以使會計人員從中吸職教訓,潔身自好,防微杜漸,做到自重、自治、自警、自律;運用正面典型進行示范教育,大力宣傳表彰愛崗敬業(yè)、誠實守信、堅持原則,奉公守法的會計人員,可以弘揚正氣,鼓舞士氣,增強會計人員固守會計職業(yè)道德的信心和決心,在全社會營造誠信光榮,造假可恥的環(huán)境。
處理好“剖”與“析”的關系。近年來,會計造假丑聞接連不斷,會計誠信受到嚴重沖擊。各地報刊雜志披露了許多會計造假和會計職務犯罪的案例,旨在通過剖析這些典型案例,探尋造假者和違法犯罪分子蛻化變質的人生軌跡,教育警示在崗會計人員抗住誘惑,堅守會計職業(yè)道德規(guī)范。但是,有些案件存在剖多析少的問題。即:擺事實,講經(jīng)過的多,從違法者本人的世界觀,人生觀、價值觀深處查找原因的少;披露違法犯罪手法的多,結合案件進行宣傳會計法律法規(guī)制度和分析尋找并彌補管理制度缺陷的少。
處理好“情”與“法”的關系。開展會計職業(yè)道德教育要與會計環(huán)境結合起來,實施正確引導。通過典型案例教育感化會計人員,使那些有錯誤觀點和模糊認識者充分認識到“誠信為本,操守為重,堅持準則,不做假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以及“手莫伸、伸手必被捉”的道理正確處理“情”與‘法”的關系問題,切實增強法律意識,徹底摒棄僥幸心理,嚴格遵守會計職業(yè)道德規(guī)范。在處理會計事務中,做到客觀公正,廉潔自律,秉公理財,“常在河邊走,就是不濕鞋。”
處理好“新”與“實”的關系。會計人員職業(yè)道德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重要內容,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樣,只有與當前會計工作實際相結合,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,活學活用,學以致用,立足會計職業(yè)道德教育,大力開展會計誠信教育,加強會計理論創(chuàng)新和會計實踐創(chuàng)新,不斷探索新內容,、新方法、新形式,新途徑,創(chuàng)造新經(jīng)驗,才能緊緊抓住會計人員的心理,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,實現(xiàn)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法治與德治并重的重要思想,使會計職業(yè)道德教育落在實處,取得實效。
隨機讀管理故事:《兩棵樹,你砍哪一顆?》
老教授問:“如果你去山上砍樹,正好面前有兩棵樹,一棵粗,另一棵細,你會砍哪一棵?”
問題一出,大家都說:“當然砍那棵粗的了。”
老教授一笑,說:“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楊樹,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,現(xiàn)在你們會砍哪一棵?”
我們一想,紅松比較珍貴,就說:“當然砍紅松了,楊樹又不值錢!”
老教授帶著不變的微笑看著我們,問:“那如果楊樹是筆直的,而紅松卻七歪八扭,你們會砍哪一棵?”
我們覺得有些疑惑,就說:“如果這樣的話,還是砍楊樹。紅松彎彎曲曲的,什么都做不了!”
老教授目光閃爍著,我們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,果然,他說:“楊樹雖然筆直,可由于年頭太久,中間大多空了,這時,你們會砍哪一棵?”
雖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,我們還是從他所給的條件出發(fā),說:“那還是砍紅松,楊樹中間空了,更沒有用!”
老教授緊接著問:“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,但它扭曲得太厲害,砍起來非常困難,你們會砍哪一棵?”
我們索性也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結論,就說:“那就砍楊樹。同樣沒啥大用,當然挑容易砍的砍了!”
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問:“可是楊樹之上有個鳥巢,幾只幼鳥正躲在巢中,你會砍哪一棵?”
終于,有人問:“教授,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?測試些什么呢?”
老教授收起笑容,說:“你們怎么就沒人問問自己,到底為什么砍樹呢?雖然我的條件不斷變化,可是最終結果取決于你們最初的動機。如果想要取柴,你就砍楊樹;想做工藝品,就砍紅松。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了!”
這個故事告訴我們:一個人,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標,做事的時候才不會被各種條件和現(xiàn)象迷惑。你的目標明確了嗎?想清楚了,那就加油吧~
閱讀更多管理故事>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