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位尋求資金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都喜歡那種能喚起顧客和投資者激情的感覺,但在與潛在投資者協(xié)商投資條款時,卻畏首畏尾。他們本能地不愿意走出自己所擅長和熟悉的業(yè)務(wù)領(lǐng)域,進入面對風險投資家的陌生戰(zhàn)場,而在這個戰(zhàn)場,鮮有人能毫發(fā)無損的全身而退。
事實上,投資談判不是一場贏家通吃的單輪游戲,因為一個“好”的交易需要雙方都感到滿意 也就是達成雙贏的關(guān)系。布拉德·費爾德和賈森·門德爾松在他們的新書《風險交易:比你的律師和風險投資家更加聰明》(Venture Deals: Be Smarter Than Your Lawyer and Venture Capitalist)中強調(diào),在投資談判中真正重要的只有三件事:取得令人滿意且公平的結(jié)果;不要為了達到目的而犧牲人際關(guān)系;了解你想要達成的交易。
要想成為高效的談判者,首先你必須迅速弄清楚對手的談判風格,并找到應(yīng)對之法。費爾德和門德爾松列出了談判雙方最常見的五種談判風格(無論是站在投資者還是被投資者的角度都適用),并討論了相應(yīng)的最佳應(yīng)對之法:
1.仗勢欺人者(亦稱全美汽車工會式談判者)。仗勢欺人者在談判時總是又吼又叫,強迫對方作出決定,甚至威逼恐嚇。他們常常都不明白問題所在,因此試圖靠蠻力取勝。費爾德和門德爾松建議,除非這就是你天生的談判風格,否則請在對手開始發(fā)怒時冷靜下來。
2. 好好先生(亦稱二手車銷售員式談判者)。這種風格令人感到愉快,但你總覺得他想向你兜售點什么玩意。雖然他不會像仗勢欺人者那樣對你吼叫,但你常常會沮喪地發(fā)現(xiàn),從他那里得不到真正的答案(需要和老板談?wù)劊?。在與這種人談判時,要做到清晰直接,為了推動談判進程,不妨稍微強硬一點。
3. 技術(shù)官僚(亦稱口袋護套式談判者)。這種迷信技術(shù)的談判者能把你拖進無休止的細節(jié)討論之中。他們總有無數(shù)的問題,難以看清真正重要之處,因為對他們而言,所有東西都因為某種原因而顯得非常重要。請堅守自己的重點,并為你真正關(guān)心的東西而戰(zhàn)。
4. 膽小懦弱者(亦稱馬蒂·麥夫萊式談判者)。你或許可以在談判期間讓這種人大掏腰包,但物極則必反。你將不得不與這種人在董事會里共事,一起做決策。你可能最后得為投資談判雙方拿主意。有時,這比面對一個真正的對手還要困難。
5. 頑固偏執(zhí)者(亦稱阿爾奇·邦克式談判者)。在與這種人談判時,你每時每刻都會感到痛苦。他可能不會吼叫,但也絕不會感到開心。他總是不斷地提醒你,他是個老手,有過多少多少次的經(jīng)驗。如果你是個有耐心、積極樂觀、忍耐力強的人,那么你最終將得到你想要的東西,但別指望可以令他滿意。
其次,你絕不能在沒有制定計劃的情況下就盲目展開談判。弄清楚你主要想得到什么,你愿意作出何種讓步,以及何時應(yīng)該退出談判。在確定退出立場時,你必須了解你的最佳替代方案,并制定B計劃(自力更生,尋找其他投資者,或伺機而動)。
另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是了解你將與之打交道的投資者。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和通過與他們的接觸來做功課,以便弄清楚他們的優(yōu)點、缺點、偏好、興趣和恐懼。知識就是力量,它也可以被用于投資談判。
另一方面,在為你的公司洽談投資事宜時,你千萬不能首先攤牌。等投資者先來。然后,請少說多聽。你不會因為沒開口而吃虧。最后,不要孤立地看待每個問題并以此做出決定,以免喪失對全局的把握。
如果你是談判桌上的新丁,那么你應(yīng)該聘請一位出色的律師來協(xié)助你。要記住,你的律師代表了你,因此必須要了解他們的名聲和風格,以及他們的輸贏記錄。投資談判不過是建立投資關(guān)系的開端,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,別為了贏得一場戰(zhàn)斗而輸?shù)粽麄€戰(zhàn)爭。